
《环境与社会》主要由四个关联部分组成。第1-2章主要阐述了中国农业文明时代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工业化以来环境问题“危机化”的动力和过程;第3-4章梳理了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以及衡量生态-环境-资源状况的标尺性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发现;第5-6章考察了当代中国环境治理方式的演变及其绩效;随后的四章则分别解剖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特定的社会-政治结构与环境问题的互动关系、“环境权”确立的作用和意义,等等。<br/>【作者】<br/>张玉林,1965年生,1985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日本京都大学农学博士(2000),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学会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受聘为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讲座教授、京都大学人间环境学研究科客座教授。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和农村-农民问题。学术专著有《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农民(1978-1998)》(日文,2001)、《流动与瓦解——中国农村的演变及其动力》(2012)。近十年来发表有关环境问题的研究论文二十余篇,近期正着力于中国的能源生产、环境破坏与社会正义的研究。<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