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的文字与此时此地当代中国建筑专业和行业的语境密切相关。相关的文字都是针对特定问题而写,即使其中部分是对中国古代和西方建筑师、建筑或建筑相关问题的评论,也都有对当代中国的特定时空中中国建筑一些侧面的特别针对性。本书分为三篇:“取下标签的建筑”中聚焦于当前对于建筑和建筑理论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扎根”则关注当代中国建筑师,尤其是前沿建筑师,如何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的土壤中生存并推动建筑作为学科的发展,以及这种土壤给建筑师探索的推动力和局限性,与近年来这种社会条件土壤的变化导致新一代前沿建筑师的实践运作呈现出不同的特。“回过头来的阅读”关注的是古今中外建筑历史上的特定案例,选择标准仍然在于有助于理解当代时空下的相关问题<br/>【推荐语】<br/>1、 该套从书是中国出版界**次系统性地关注并出版中国当代建筑思潮之发展的评论性文集,主题内容围绕当代建筑发展的现实问题展,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2、 当代建筑思想丛书的作者均为建筑专业出身,均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独立的思想观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3、 专业的态度,中国的视角让观和内容具有了理性精神和成熟性思考的特质,能够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引发读者深层次的思考。 4、*理性的声音:所有评论者均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独立的思想观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成熟的批评:所有评论者均是建筑界专业人士,属于内行评论内行;*中国的视角:所有评论者均具有国际视野,并以当下中国的视角行思考;**建设性的参与:所有评论者均坚持批评是更好的改的态度,以从技术层面解决现实问题为根本; 5、喧嚣过后才有理性,批评之后才能从容。中国出版界**次系统性地出版当代建筑思想评论丛书,呈现当代中国建筑界*理性的声音,*成熟的批评,*中国的视角和**建设性的参与。<br/>【作者】<br/>刘涤宇,山东沂南人,1972年生于黑龙江省甘南县,2012年获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起以“南萧亭”的笔名参与网络建筑讨论至今,产生广泛、积极的影响。现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br/>
評論0